微创®机器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图迈誖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使用中。
日前,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00853.hk,以下简称“微创®”)旗下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52.hk,以下简称“微创®机器人”),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三款旗舰产品进入“绿色通道”
作为微创®的内部孵化项目,手术机器人的研发项目于2014年立项,2015年正式成立微创®医疗机器人公司,其致力于面向微创伤手术的前沿发展需求,运用机器人、智能控制、传感与信息领域的精尖研究和产业集成,创新性提供能够延长和重塑生命的机器人智能手术全解方案,建设一个全球化布局的医疗机器人全解方案创新平台。
经过多年研发创新与产业积累,微创®机器人已发展成为掌握手术机器人全链条底层技术的集团化运营公司,具备光、机、电、控、软、算、影像等多学科集成及平台化拓展能力,构建了全方位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平台和健全的产业化运营体系,覆盖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及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环节。
微创®机器人是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其产品组合包括一款已获批产品及八款管线产品。公司三款旗舰产品——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以下简称“蜻蜓眼®”)和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以下简称“鸿鹄®”)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且蜻蜓眼®已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图迈®”)是一款自主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其腕式手术器械高度灵活,3d腔镜系统提供立体真实的手术视野,直觉式主从遥操作灵敏易上手,从而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优势。图迈®已完成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注册临床试验并递交注册申请,成为首款由中国企业研发,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并递交注册申请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临床试验期间,图迈®被成功应用于多种高难度泌尿外科手术,标志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具有在狭窄解剖空间内辅助医生完成复杂手术的能力。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利用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成像物镜和电子镜结构方案的应用,既实现了双路图像全高清呈现,又大幅减轻镜体重量,优化了术者的操作体验,可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科与泌尿科等临床科室。蜻蜓眼®已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上市注册证,预期将成为首批由中国企业开发的商业化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
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是一款用于辅助关节置换的手术机器人,是由中国企业研发且配备自主研发机械臂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其术前规划系统可根据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根据患者生理解剖学特征生成个性化假体植入手术方案。术中使用自主研发的高灵巧、轻量化机械臂,人机协同完成精准截骨,术后下肢力线矫正优于传统手术,可提升手术精准度及效率。鸿鹄®已完成应用于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试验并递交注册申请。
手术机器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微创®机器人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战略合作,与多个顶尖国际手术机器人公司建立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资源,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开展海外注册与市场推广,构建深度融合的技术研发与产业联合的国际化创新平台。
手术机器人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升手术精准度和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减少术者的辐射暴露等。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产业不断成熟,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计,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很低,202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4亿美元。然而中国患者人数众多且对微创伤手术的需求旺盛,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38亿美元。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有望从2020年的5%提高至2026年的11%。
微创®机器人总裁何超博士表示:“在控股股东微创®及各上市前投资者的支持下,微创®医疗机器人实现了高速发展,多个产品取得研发和注册的突破。此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将为我们在五大‘黄金赛道’的持续拓展和布局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未来,微创®医疗机器人将进一步开拓创新,加速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继续为中国及全球患者提供能够延长和重塑生命的机器人智能手术全解方案。”
微创®首席财务官、微创®机器人董事长孙洪斌表示:“微创®机器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微创®发展史上的又一亮点,更是微创®机器人自身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后,微创®机器人将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践行使命,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面向微创伤手术的一线需求,在服务于患者的同时,以优良的业绩回馈投资者。”
临床医生观点
图迈誖对医生建议快速响应大大增强医生信心
长海医院是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临床试验牵头单位,自2020年6月开展首例临床试验手术以来,共成功完成了50多例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长海医院泌尿外科高旭教授作为国内最早接触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泌尿外科专家之一,见证了过去10年间国内医生和患者对手术机器人认知的转变,以及对国产手术机器人前所未有的期待。
据介绍,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性能稳定,长海医院在图迈注册临床研究项目中是主pi单位,共完成52例手术。病例涵盖了前列腺癌根治淋巴结清扫以及巨大肿瘤肾癌根治等泌尿外科的高难度术式,而且以更复杂的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为主。
高旭教授认为,目前在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领域,依然是个别欧美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这不利于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及该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推广。他认为,手术机器人应实现国产化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唯有如此,中国的手术机器人行业才有资格和机会基于现有研发平台开展突破性研究并取得进步,大幅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对图迈®的日益了解,我们看到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已经被逐步攻克,其中很多核心技术已经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围绕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且并不遥远的未来。”
在他看来,“能够更好地配合中国临床医生,并以更快的速度响应临床医生提出的需求,凭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新迭代,并且尽快反馈给市场”是图迈®作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巨大优势。“在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我们从最早的机器人概念开始,研发与临床团队深度融合,每一例动物实验都会提出一些功能上的改进设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得到反馈。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不断通过对产品的调整实现我们需求,这样很好。如果将来临床使用的所有国产手术机器人都能够让我们医生的需求在很短时间内得到响应,无疑将大大增强医生们的信心。”
鸿鹄®掌握底层核心技术,不会被“卡脖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政副主任李慧武教授申报的课题,于2017年获科技部立项,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专项支持的关节手术机器人课题。如今,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机械臂、导航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技术全部实现国产化,且技术独立,填补了我国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李慧武教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几乎所有的膝关节置换手术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人系统来完成。目前医生使用的工具大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个人的经验,缺乏可重复性和可传播性。医生在手术机器人协助下开展手术,可降低不同医生之间因经验和视觉误差所导致的手术结果差异,确保精准实施手术规划,消除或降低医生间的离群值,使有经验差异的医生最终得到同等优良的结果。
“微创®研发团队非常高效,我们从研发阶段到产品生产,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交流。微创积极听取临床医生的诉求,并能做到随时沟通、根据医生的反馈进行产品改进,反馈效率比许多国外企业研发团队快得多。”李慧武教授说,“由于国内人口多、患者基数大、手术种类多,我相信只要双方持续紧密合作,产品的更新换代会很迅速,会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鸿鹄®在多项底层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导航系统和机械臂都是自主研发,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卡脖子”,产品具有更新迭代的充分潜能。